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txt120.com

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选问题(1 / 37)

姚懿认真想了一下,这个提议的确比较合适。

大掌教改制金阙,本质是为了降低海外各洲的统治成本。

过去道门不肯给予海外各洲相对应的地位和权力,那么海外各洲的分离倾向永远都不会停止,攘道派的土壤一直存在,道门的治理成本会不断拔高,除非道门实行屠戮政策,否则最终会使海外各洲变为道门的负担,治理的成本大于收益,等到道门衰弱的时候,弃地收缩论就会大行其道。

想要解决这个问题,道门就要把海外各洲的精英纳入自己的统治阶层,以夷制夷,方能降低治理海外各洲的成本。

在这种大背景下,如果两个掌府真人全都从中原调任,影响并不好,有又当又立的嫌疑。

可如果全都启用南洋的本地人,又要防范出现陈书华这种人。

最好是两面兼顾。

徐教容是中原人,可她大半辈子都在南洋,在南洋的时间比在中原的时间还长,已经算是半个南洋人了。

再有,徐教容膝下无子,只有一个义子陈剑仇,后者却是世代居住南洋的正宗南洋人,以后还是要传给陈剑仇的。

实在不行,还可以把徐教容的档案从中原人改为南洋人。

经过各方面的综合考虑,由徐教容代表南洋利益,能够得到南洋地方势力的广泛认可。关键是她在政治上足够可靠,绝对能心向玉京,她来做这个北婆罗洲道府的掌府真人,玉京放心,没有太大问题。

另一个掌府真人自然也要对标徐教容。

符合这个标准的二品太乙道士还真不算多。

不过经兰大真人这么一提醒,林元妙的确是个合适人选。

林元妙的祖上其实就是林灵素的祖上,林灵素是江州人,可成道却是在南洋,得了天后传承,这便与南洋扯上了关系。

要知道,有些时候信仰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,也就是教友之间的情谊要超过同乡的情谊。

虽然如今的道门更像是一个朝廷而不是一个教派,可道门起家的确是靠着信仰的力量,现在的道门也还是有教义的,道友即是教友。

在南洋地区,天后的信仰还要超过太上道祖,林元妙作为天后的正宗传人,祖籍哪里已经不重要了,成道于南洋,便是南洋出来的人,这就是信仰超越地域的限制。更不必说,林元妙也在南洋任职过一段时间。

至于政治方面,林元妙就更不用多,是绝对可靠的,每逢关键时刻,林元妙都坚定站在大掌教这边,几次险死还生。若是不可靠,大掌教也不会让林元妙担任昆仑道府的掌府真人,这是心腹中的心腹。

只是有一个问题,从地位上来说,昆仑道府的掌府真人默认高于大部分地方道府,毕竟是拱卫玉京的关键道府,政治地位十分显要,把林元妙从昆仑道府调到南婆罗洲道府,怎么看都是退步而非进步。

这是个难题。

大掌教还是重感情的,且不谈林元妙和大掌教一家三口的私人关系,就说林元妙几次三番豁出性命立下大功,大掌教也不会让林元妙受委屈。

兰大真人作为多年的平章大真人,宦海浮沉,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,所以他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:“当然,我知道大掌教和姚真人的顾虑,林真人如今是昆仑道府的掌府真人,金阙排名十分靠前,若让林真人来做这个南婆罗洲道府的掌府真人,的确是屈就了,在林真人没有犯错误的情况下,这很不合情理。”

姚懿知道兰大真人的话还没说完,所以没有急着插话,而是望向兰大真人。

果不其然,兰大真人接着说道:“不过南洋的情况比较特殊,虽然大掌教说了暂时只设一位掌府大真人,但以后还是要设立两位掌府大真人,南北两个道府各一位,一个主要负责海上,另一个主要负责陆地,相互配合,更适合管理。让林真人担任这个掌府真人只是过渡性质,如今林真人是伪仙修为,日后跻身仙人是必然的,这个掌府大真人的位置非林真人莫属。要知道,昆仑道府可不会增设掌府大真人。”

姚懿心中了然,点头赞同道:“还是兰大真人思虑深远,我会将兰大真人的意见如实转告给大掌教。”

至于昆仑道府为什么不增设掌府大真人,其实道理也很简单,那就是为了制衡。

有些职务权力很大,那么就要削弱其地位,比如青鸾卫指挥使。有些职务地位尊崇,那就要削弱其权力,比如三公之位。说白了就是二者只能得其一。

如果一个职务既有权力又有地位,那是裂土封王的副掌教大真人,道门内战不就是因副掌教大真人而起吗?

昆仑道府十分重要,其掌府真人排名靠前,如果再增设一位掌府大真人,那么一旦玉京有变,昆仑道府掌府大真人甚至可以左右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